高台子镇
高台子镇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,主要领导靠前指挥、常抓不懈,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实现跨越式提升。
高度重视,纳入重要工作日程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、靠前指挥、常抓不懈。镇村干部深入工作一线,带动村民到村屯、河道清理垃圾,有力推动了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实现跨越式提升。
强化宣传动员,凝聚共建共识。为提升环保意识,实施线上线下齐发力,广泛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5000余份,积极转发环保视频倡议书,营造了“爱护家园、共建美丽乡村”的浓厚氛围。
建设临时堆放点,提升垃圾处理能力。新建垃圾池、垃圾箱及标准化临时堆放点200余处,对镇域内所有垃圾临时堆放点进行标准化改造,实施彩钢围挡全覆盖,并内部覆膜+严密遮盖,彻底解决了垃圾外溢、塑料袋飞扬等问题。
创新粪污循环,破解养殖难题。高台子镇率先构建完备的“转运-处理-再利用”循环体系。14个村建成堆沤点19座,实现粪污“集中转运、肥化处理、春耕还田”的生态循环利用。桑土营子村首先试点建成标准化粪污堆放点2座、堆放池7个(总容量1800吨,满足全村45天需求)。
夯实经费保障,建立长效机制。确保环境卫生经费按时足额发放,有效保障了清洁队伍人员工资及村级环境整治经费的及时拨付,并建立“红黑榜”评比机制,落实县级“五位一体”报告制度,主要领导包保后进村,带动后进变先进。群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,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来源:高台子镇
图文:孟佳
白庙子乡 硬举措攻坚“老大难”。面对违建、河道淤塞、垃圾乱堆等沉疴顽疾,白庙子乡精准发力,亮出整治“组合拳”。 “雷霆之势”拆违建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,对侵占公共空间、影响村容村貌、存在安全隐患的违建坚决拆除,为村庄“舒筋活络”。 “活血通络”治沟渠。集中力量清淤疏浚,同步实施生态护坡,彻底清除河道边违规种植顽疾100余亩,昔日的“九转细河道”“臭水沟”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功能。 “全域提升”美村屯。全方位清理村屯垃圾,修葺长城墙2000余米,栽树种花二千余棵,完善精细化管理,全面实施硬化绿化美化。增设建筑垃圾、秧杆垃圾点位,实现资源化利用,村屯面貌焕然一新。 思想引领破“心墙”。由近200名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组成的“宣传轻骑兵”深入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用“面对面讲解”+“案例展示”取代生硬说教,让村民从“要我改”变为“我要改”,从“袖手看”转为“动手干”,受益群众5000余人。 机制护航“长效美”。为巩固成果,避免“一阵风”式整治,白庙子乡构建起坚实制度保障,以党建统领聚合力、“四位一体”全覆盖,“三级联动”促常态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长效动能。 来源:白庙子乡 图文:刘畅 校对:李奇 主编:葛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