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要闻

中国县域经济报发文——古寺今辉文旅兴 发布日期:2025-05-06 09:27 浏览人次:93次

原文阅读

阳春三月,辽宁省义县文化旅游再掀热潮。这座承载着22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,正以“文旅+”为引擎,在保护与创新中探寻发展新路径,通过项目建设、文化赋能、品牌塑造“三驾马车”齐驱并进,绘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新画卷。


将奉国寺活化利用,成为了义县文旅振兴的突破口。这座历经千载的大辽皇家寺院被称为辽代木构建筑的“活化石”,依托研学基地,借助“黑神话:悟空”IP效应,今年以来已吸引2万余名学子前来开展古建筑研学。奉国寺景区内已建成辽金模型馆、咸熙书院等15处新型文化空间,形成集研学、体验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。奉国寺持续蝉联锦州市人文古迹收藏榜首位,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突破1.2万人次。


义县文物保护与利用同步推进。万佛堂石窟获得154万元专项扶持资金,建设如火如荼;碾盘沟“乡宿”二期工程融合北魏石窟元素,为游客打造“睡在历史中”的沉浸式体验;中国“八大辽构”联盟的成立,标志着义县站上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前沿阵地;2024年6月签署的《文物主题游径合作协议》,助推义县千年木构的学术价值转化为文旅产业动能。


当夜幕降临,义县安泰门遗址的城墙便会“变身”巨型幕布,上演原创实景演艺《又见大义之州》。激光投影的刘邦、韩愈等历史人物,使人仿佛穿越至古代。这种“科技+文化”的创新表达,带动“安泰之夜”夜经济演艺收入突破800万元。曾在京津冀黑吉辽新广场舞展演中摘得桂冠的非遗舞蹈《太平鼓舞》、400余名文化志愿者组成的演艺矩阵,也为古城夜游增色不少。


义县深谙“流量密码”,积极通过节庆、赛事活动打造现象级IP。义县成为首个承办中国家庭帆船赛的内陆县(市、区);医巫闾山攀岩节吸引众多专业选手竞技;民俗文化(伏羊)节单日羊肉销量超5吨;“木憩”搭建节让建筑学子以现代设计对话千年古建,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破亿。


2024年,义县游客接待量突破38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.3亿元。2025年,义县将开启文旅发展新篇章:计划投资4000万元完善“闾山1号公路”旅游环线,打造“辽潮市集”演艺品牌;推动《大奉国寺》纪录影片全球展映,促进影视与旅游深度融合;举办“翰墨金翁——大康百年诞辰”纪念活动,搭建艺术与产业对接平台……


义县委书记郭廓说:“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,通过文旅融合促进农文商旅协同发展,让千年文脉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”义县这座历史厚重的古城,正在奋笔书写新时代的文旅新传奇。

来源:中国县域经济报

编辑:陈思霖

校对:李奇

主编:葛芯



评论


乖,登录后才可以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