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 、25日,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、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拍摄团队及专家学者组成的纪录片《山河与共》采风团,深入我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。
采风团一行先后前往广胜寺塔、八塔山、安泰门、万佛堂、奉国寺等具有深厚辽代文化底蕴的古迹进行实地考察。每到一处,采风团成员都认真聆听讲解,详细了解历史背景、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,通过镜头记录下珍贵的画面,为纪录片拍摄积累素材。
随后,在奉国寺召开咸熙书院辽代文化解读会,专家学者围绕纪录片《山河与共》展开深入研讨,对史实准确性、文化价值挖掘、叙事逻辑、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,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专业指导。
据了解,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光辉论断,强调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。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按照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指示要求,创作摄制《山河与共》纪录片,旨在深入挖掘这段历史,以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。
纪录片《山河与共》计划制作10集,每集20分钟。为确保内容严谨、真实地呈现辽代历史,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多次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论证。拍摄团队将采用“学术考证+情景再现+动画复原”的综合创作手法,深入辽代遗存地开展田野调查与实景拍摄。同时,该项目全程将得到辽宁省社科院、辽宁师范大学辽金史研究中心、辽宁省博物馆以及锦州市、辽阳市政府等及其属地文物文化专家的学术支持。
近年来,辽宁省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,将“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”作为核心目标,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旅景观内涵与价值,促进文旅产业升级。与会专家认为,辽代文化作为辽宁独特的文化遗产,对其历史叙事与民族融合主题的挖掘、阐释和传播,将有助于增强辽宁文化自信,推动文化强省建设。拍摄纪录片《山河与共》,不仅是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深度梳理,也契合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对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。辽宁作为辽代治理核心区域,拥有医巫闾山的显陵、乾陵,辽河以及锦州、北镇、义县等地丰富的辽代遗址和文物,为纪录片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专家们一致表示,《山河与共》的创作意义超越了对辽代历史的影像记录,更在于探寻契丹与各民族“和而不同”的相处智慧,这种智慧体现在文化、习俗、制度等多个层面,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部分。通过再现和解读历史场景,该片将为当代多民族文化交流提供历史借鉴,促进各民族间的理解、尊重与和谐共处 。
县领导王惟参加活动。
全媒体记者:迟歆上 编辑:陈思霖 校对:李奇 主编:葛芯